作者:谭清妍发布时间:2022-11-17 08:37:47
刘备通过几十年的努力,才建立了蜀汉,临终前想将皇位传给刘禅,想让诸葛亮继续辅佐刘禅,但是并没有完全信任诸葛亮,然后去试探诸葛亮,果诸葛亮没通过试探,就被就会杀掉诸葛亮。
刘备在夷陵被陆逊杀的全军覆没,狼狈逃回白帝城,不到一年时间,就病入膏肓。他最不放心的就是后主刘禅年幼,难以驾驭全局,就把诸葛亮、李严等重臣,从成都照到白帝城永安宫安排后事,史称“白帝城托孤”。
刘备做为三国时期著名的枭雄,能从一个买草鞋的,登上九五至尊,绝对拥有超出常人的智慧。这次托孤表面看他对诸葛亮推诚置腹,实际上是暗含杀机,处处提防。
诸葛亮众人到了永安宫后,刘备传旨让诸葛亮坐于龙榻之侧,抚其背说:“朕自得丞相,幸成帝业,何其智识浅陋,不听丞相之言……死在旦夕 ,嗣子孱弱,不得不以大事相托。”说罢泪如雨下。刘备让诸葛亮坐在自己身边,扶着他的背交代后事,这哪里像君臣,简直亲如一家人,诸葛亮能不感动的泪流满面吗!刘备第一张感情牌彻底打动了诸葛亮,临终前如此的信任,换做任何人,都会心存感激。
但是,当刘备看见诸葛亮身边的马谡,令其退下,对诸葛亮说:“马谡其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丞相宜深察之。”刘备为啥这样说呢,表面看是在提醒诸葛亮,实际上就是在切断诸葛亮的左膀右臂。在刘备阵营中,与诸葛亮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马良、马谡兄弟。刘备担心自己死后,这三人结成一党,尾大不掉。刘备知道自己的临终遗言,是有史官记录在案,等同于圣旨。如果他死后,诸葛亮敢重用马谡,群臣就可以拿刘备的遗言群起而攻之,这一招可谓杀人不见血。
接下来刘备就上演了一场试探人心的大戏,他一手掩泪,一手拉住诸葛亮的手说:朕今死矣,有心腹之言相告,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立为成都之主”。这哪里像是托孤,简直就是在逼诸葛亮发毒誓。诸葛亮听罢,汗流遍体,手足无措。哭拜于地:“臣安敢不竭肱骨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言弃,扣头流血。刘备的一席话,为啥会把诸葛亮吓成这样?有后世人推测,刘备在托孤时,宫殿外早就埋伏刀斧手,他如果试探出诸葛亮有异心,一声令下,诸葛亮就会人头落地。我以为刘备没必要如此大动干戈,现在他还是永安宫的主人,所有人的生死还握在他手里。诸葛亮是何等聪明!他知道自己这时只要有一点面露喜色或稍作犹豫,很可能就会招致杀身之祸。
刘备的目的达到了,让诸葛亮当众起誓忠于蜀汉。即使诸葛亮以后有异心,众人也不会跟着走,因为谁也不会相信这个口是心非的诸葛亮了。
但刘备还不放心诸葛亮,令李严率军驻守白帝城 ,名义上是防东吴,实际上是分诸葛亮的权。李严是益州势力的代表人物,诸葛亮是荆州势力的代表人物,只要这两个人相互制衡,他刘家就能稳坐江山。
接下来,又对追随自己多年的赵云说:朕与卿于患难之中,相从至今……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觑我子,勿负朕言”。意思是说,赵云咱俩是患难之交,你一定要照顾好我的儿子,别让我失望。大家一定该怪刘备既然把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辅佐,何必要多此一举!其实不然,刘备此举是敲山震虎,说给诸葛亮听的,告诉他:你若有不臣之心,老将赵云绝对不会坐视不管的。
其实,刘备死后,最不放心的就是诸葛亮。所以才会做如此精心的试探与安排,不愧是一代枭雄。但他还是看花了眼,诸葛亮不是司马懿那样奸诈之辈,他是个光明磊落的忠贞之士。
刘备经历夷陵之败,蜀汉元气大伤,本钱所剩无几,内忧外患十分严重,因此一病不起,不得不在白帝城托孤,当时的蜀汉可谓是风雨飘摇,曹魏和东吴都想吞并,如果一个处理不好,就会灭亡,在这样的处境下,刘备还能给诸葛亮下套吗?
不少人认为刘备假仁假义,更在托孤的时候试探诸葛亮,身边埋伏刀斧手,只要诸葛亮有篡位夺权的心思,立刻当场斩杀。这点在在下看来阁下完全是无稽之谈,刘备真没必要。
一,环境。当时蜀汉面对比它强大两倍以上的东吴,和比自己强大五倍以上的曹魏,根本没有什么胜算,即使刘备健在,也难以保存蜀汉,更不用说去白帝城还要带蛐蛐的刘禅,所以即使诸葛亮有异心,刘备当场斩杀,那蜀汉也完了。如果诸葛亮没有异心,专心辅佐刘禅,那蜀汉还有可能生存下去。刘备自己都没能力统一,给诸葛亮下套,根本没多大用处。
二,内患。早在刘璋时期,益州就有好几个派别,东周派、本土派、刘璋派,矛盾不断,张松法正和李严黄权就不是一派的,所以政见不同,后来刘备来了,又有荆州派等等,形式更加复杂,再加上少数民族的参与,蜀汉简直是乱成一锅粥,诸葛亮的外交、政治、军事、管理等等方面都是一流的,有他在才能处理大部分的事情,不然十几岁的刘禅不四分五裂也会成为傀儡,这等于葬送刘备一辈子的心血,给诸葛亮下套,无疑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三,私心。谁都有私心,都希望自己能统一,汉献帝刘协、十八路诸侯、曹孙刘、司马家族都是这么想的,刘备当然也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当家做主,但是乱世之中想要生存下去是很难的,就算是刘备、曹操、孙权都是几十年的奋斗、甚至几代人的心血才能创出一点基业,创业容易守业难,刘备要想子孙能大权在握,自然要有能人辅佐,诸葛亮是最好的人选,给他下套,刘禅也活不了多久,司马懿第一个提出五路大军伐蜀,刘禅就招架不住了。曹魏和东吴都有这样的能人,刘备深知没有诸葛亮,刘禅很难生存下去。
综上分析,刘备对诸葛亮是真心诚意的,没有诸葛亮,蜀汉很难存活下去,在外经不住曹魏和东吴的攻击,在内稳定不住各方势力的纷争,所以刘备也是身不由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