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发布时间:2020-10-29 18:00:02
穿秋裤会丧失抗寒基因是真的吗 不穿秋裤易患骨关节炎是怎么回事
秋裤对中国人来说冬天必不可少的衣服。它是一种御寒的衬裤,套在内裤与外裤之间。“有一种思念叫望穿秋水,有一种寒冷叫忘穿秋裤。”但是却有传言穿秋裤会丧失抗寒基因,不穿秋裤易患骨关节炎,母亲穿秋裤影响孩子抗寒能力,接下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秋裤以北方的节气而论,一般立秋之后,寒露之前便要穿上它了。至迟到立冬,如果再不穿的话,按老理,基本就属于“作死”了。不仅如此,很多人小时候,冬天棉毛裤是要穿两条的。甚至仍嫌不够,外面还要再套上一条毛线编织的毛裤才算保险。
秋裤,顾名思义,就是秋天穿的裤子,实际上是气温比较冷时候穿在外裤里面用来保暖用的舒适贴身的长裤。一般在秋天天气转凉时,穿一条单裤不够保暖,就在裤子里面再添加一条贴身的裤子,所以就叫秋裤,为北方词汇。在淮河以南地区叫作棉毛裤,有些地方又叫衬裤。
随着秋意渐浓,温度骤降,很多不扛冻的小伙伴已经早早的把秋裤穿起来了。秋裤作为御寒神器由来已久,但近来却饱受诟病。很多关于该穿或是不该穿秋裤的传言在朋友圈里经久不息的流传。
穿秋裤会丧失抗寒基因? 专家:没啥关联也不会遗传
这个吐槽秋裤的流言指出,穿秋裤可以令人丧失抗寒基因,在秋裤的“溺爱”下,人的腿部肌肉和运动神经会退化。只需要给三代人连续套上秋裤——大约是60年,该人群中腿部抗寒的基因就会降低到千分之一以下。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陆军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表示,与人体“抗寒”或“耐寒”能力相关的应该是一组基因。但这些基因和能量代谢、免疫机能等有关。抗寒能力还与饮食结构有关。在他看来,随着国民肉类等高蛋白摄入量的增加,整体的抗寒能力也会提高。“我生长在南方,曾在国外也待过几年,一直没有穿秋裤,现在也有很多年轻人不穿秋裤。”陆军说,这就证明国人的抗寒能力并未下降,这与基因是没有多大关系的。
母亲穿秋裤影响孩子抗寒能力? 抗寒能力可通过后天锻炼提高
朋友圈里还有一则流传甚广的传言称,三九严冬冰天雪地里,日本女孩一直光腿穿短裙、不穿秋裤的目的之一,便是将锻炼出来的抗寒基因一代代地遗传给孩子。
“这种说法不靠谱,线粒体一共有2000多个蛋白,其中只有13个是线粒体DNA编码,其余都在染色体上编码,发热相关的基因ucp1由人类细胞核中4号染色体编码,也就是说可以遗传自父母双方。”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黄嵩博士告诉记者。
不穿秋裤易患骨关节炎? 关节炎并不是冻出来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田华说,年龄、性别、肥胖、过度的负重锻炼、遗传易感等,都会导致下肢骨关节炎的发生和病情的加重,骨关节炎病人也表现得对寒冷更为敏感。
“但事实上,寒冷、受寒和骨关节炎的发病并没有直接关系,在我国东北、华南等4个区域做的调查发现,寒冷地区人们骨关节炎的发生率并不比其他地区高,而穿不穿秋裤和患骨关节炎也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如果患了骨关节炎,不注意适当保暖和及时添加衣物,就会导致疼痛发作和病情加重。”
寒冷为什么让骨关节炎患者感到疼痛呢?田华解释说,由于温度降低,皮肤血管收缩,导致血液循环变差,因此原本会被血液带走的炎症因子会在关节局部聚集,从而产生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