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历史趣闻

驾崩最早出自哪个朝代 为什么古代皇帝都叫驾崩

作者:李艺涵发布时间:2023-05-30 09:33:58

生老病死本是人生的自然规律,但在古代,人们对于死有许多避讳,因此“死”也有很多不同的别称。在影视剧中,我们常常会听到“驾崩”这个词,它是指皇帝去世的意思。那么,有很多人十分好奇,驾崩这个词最早出自哪个朝代呢?接下来,我们将通过本文详细了解驾崩是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的,记得收藏。

驾崩最早出自哪个朝代

中国古代称皇帝或皇太后的死亡为“驾崩”,驾是古代车辆的总称,或专指帝王的车乘,而崩是指皇帝死如山倒塌般,故“驾崩”是古人用来专指皇帝死亡的一种尊称。古代皇帝死后之所以叫驾崩,是因为当时皇帝是称之为万人之上,是由万民拥戴,他有权力驾驭和支配臣民来维护江山和平稳定的领导,成为一种驾之势的权力,也是属于一种精神支柱,当他死后已经不能行使权力,精神支柱也没有了,就形容江山少了支柱会崩塌的意思!所以古代皇帝死叫作驾崩。

除了皇帝死可以称为驾崩之外,还有皇太后、太皇太后的死也称为驾崩,“驾崩”两字连用出现的很晚,最早的是元代,并且是民俗的杂剧 《古今杂剧》中使用:“ ……倘或天不容,吾皇驾崩……”,可见驾崩的说法最早是民间的俗语,后来才逐渐流行的。在古代对死的称呼都是有阶级性的,比如崩、薨、卒、不禄、死,这些都是古人对死的称呼,而古代帝王的去世的说法,在不同的朝代也有着差异,最主要的作用还是表现出皇权的高贵性和独特性。

中国古代是一个最讲究尊卑有序的时代,才会有根据死者高低贵贱的不同,采用不同“死”字的说法,仔细研究一下,还是觉得非常有意思的!到了现代我们对不同的人的死,叫法也是不一样的,比如“逝世”这个词只能用在伟人身上,而大部分普通人都是用“去世”。而“享年”这个词,如果死者穷苦了一辈子,恐怕就不能用这个词了,不过具体什么说法,其实都是为了避开“死”这个字,毕竟死者为大嘛。

相关文章: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