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凌薇发布时间:2023-06-18 09:37:10
上官婉儿是唐朝时期的一位女性,她是一代女帝武则天身边的女官,被封为内舍人,长期负责宫中的制诰工作。尽管她与武则天有杀父之仇,但是后来她看到武则天在政绩上的显著表现,也深受百官拥护,于是改变了自己的看法,成为武则天文笔上的得力助手。然而,在武则天去世后,上官婉儿也被清算,最终被李隆基下令处斩,年仅46岁。这场悲剧的发生,不仅让人感叹历史的残酷,也表明了当时政治斗争的恶劣环境。
上官婉儿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曲折,她的遭遇也反映出了唐朝时期女性地位的低下和政治斗争的残酷性。然而,她的坚韧和勇气,以及她为政治事业所做的贡献,也让她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位杰出女性。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同时也要珍惜眼前的幸福和快乐。
上官婉儿是唐朝时期的一位女性,生于664年,复姓上官。她早年就以聪慧美貌著称,14岁时被选为武则天的女官,掌管宫中的制诏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官婉儿逐渐成为武则天的得力助手,参与政事,备受信任。唐中宗李显时期,上官婉儿被封为昭容,权势更加显赫。她在政治上表现出色,特别是在文学方面,以优美的文笔为武则天撰写了大量政令和诏书,被誉为“武后笔砚”。同时,她还是一位精通音律的音乐家,擅长演奏琵琶和笛子等乐器。
然而,上官婉儿的命运并不幸福。在武则天去世后,唐玄宗李隆基上台,对武则天的亲信展开了清算。上官婉儿和韦后等被认为是武则天政治遗产的象征,因此也遭到了打压。她被斥为“武后之黨”,与韦后一起被杀,年仅46岁。尽管上官婉儿的生命并不长,但她留下的印迹却深深地烙印在历史的记忆中。她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女官之一,她的才华和勇气,以及为武则天所做的贡献,令人钦佩和敬仰。她的故事也告诉我们,要坚持自己的信念,不畏困难,追求自己的梦想,并为之奋斗到底。
1、出生
上官婉儿出生于664年,是唐朝时期陕州陕县(今河南陕州)人,祖籍为陇西郡上邽县(今甘肃天水)。她的父亲上官仪和祖父都曾在政治上有所成就,但不幸遭遇政治风波而被害。上官婉儿的母亲郑氏是太常少卿郑休远的妹妹,母女因此得以免于被杀,被配入皇宫内庭。
上官婉儿从小聪明好学,美貌出众。她原本与武则天有杀父之仇,但在接触到武则天后,逐渐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当时,武则天在政治上表现出色,深得中下层官吏的拥护。上官婉儿也开始认可她的政绩,成为她的得力助手。
在武则天的支持下,上官婉儿很快成为了宫廷中的重要人物。她被选为武则天的女官,掌管宫中的制诏工作,并积极参与政事。唐中宗李显时期,上官婉儿被封为昭容,权势更加显赫。她在政治上表现出色,特别是在文学方面,以优美的文笔为武则天撰写了大量政令和诏书,成为“武后笔砚”的代表人物。
然而,上官婉儿的命运并不幸福。在武则天去世后,唐玄宗李隆基上台,对武则天的亲信展开了清算。上官婉儿被斥为“武后之黨”,与韦后一起被杀,年仅46岁。
尽管上官婉儿的生命并不长,但她留下的印迹却深深地烙印在历史的记忆中。她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女官之一,她的才华和勇气,以及为武则天所做的贡献,令人钦佩和敬仰。她的故事也告诉我们,要坚持自己的信念,不畏困难,追求自己的梦想,并为之奋斗到底。
2、权势
上官婉儿自幼就表现出才思敏捷的天赋,在进入宫中后很快因为聪慧善文而得到武则天的重用。她被封为“内舍人”,掌管宫中制诰工作多年,因其才华和勤奋,被誉为“巾帼宰相”。
作为一代女帝武则天身边的第一红人,上官婉儿在朝堂上权势滔天。她在政治上表现出色,特别是在文学方面,以优美的文笔为武则天撰写了大量政令和诏书,成为“武后笔砚”的代表人物。
唐中宗时期,上官婉儿被封为昭容,权势更加显赫。她从此以皇妃兼内舍人的身份掌管内廷与外朝的政令文告,成为皇帝和皇后的得力助手。她在政治上的影响力和地位,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然而,上官婉儿的命运并不幸福。在唐玄宗李隆基上台后,对武则天的亲信进行清算,她被斥为“武后之黨”,与韦后一起被杀,年仅46岁。
尽管上官婉儿的命运有些悲惨,但她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她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女官之一,有着卓越的才华和勇气,为武则天所做的贡献令人钦佩和敬仰。她的一生也告诉我们,要坚持自己的信念,不畏困难,追求自己的梦想,并为之奋斗到底。
3、文学
上官婉儿不仅在政坛上有着显要地位,同时也在文坛上颇有地位。她是唐代著名才女,她的诗词出众,风格多与祖父上官仪相似,同时将祖父绮丽浮艳的“上官体”发扬光大,一时名流多集其门。
除此之外,上官婉儿还劝说李显扩大昭文馆规模,增加学士的数量,广召当朝大臣名家,多次赐宴游乐,赋诗唱和。每次都代替李显和韦皇后作诗,诗句优美,时人大多传诵唱和。她的诗歌被收录在《全唐诗》中,共有32首遗诗,其中包括《赋得古原草送别》等脍炙人口的佳作。
上官婉儿的文学才华备受赞誉,她的文章流传至今,仍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珍宝。唐玄宗李隆基在上官婉儿去世后,更是褒扬她的文章,指令收集上官婉儿的著作,编录文集20卷,以示对她的崇敬和纪念。
上官婉儿的一生充满了辉煌和传奇。她在政治和文学领域都有着卓越的成就,被誉为“巾帼宰相”和“才女”。她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女性只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坚定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就能在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上官婉儿的死因是李隆基发动政变,起兵诛讨韦皇后及其党羽。当时,韦皇后的权力日益扩张,李隆基感到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于是决定发动政变。上官婉儿是韦皇后的亲信,与韦皇后密切合作,因此也被视为危险人物。710年7月21日,李隆基下令将韦皇后和上官婉儿一并处斩,上官婉儿时年46岁。
不过,李隆基并没有彻底否定上官婉儿的功绩。一年后,他又复封上官婉儿为昭容,谥号惠文,葬于雍州咸阳县茂道乡洪渎原。此举表明李隆基对上官婉儿的文学成就和政治才能仍然予以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