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历史趣闻

郭嘉简介及生平事迹 郭嘉为什么38岁就死了(附视频介绍)

作者:杜爱霖发布时间:2023-06-21 16:59:19

对于那些熟读《三国演义》的朋友来说,郭嘉这个人物肯定不会陌生。他曾是曹操最信任的谋士之一,能力极强,被誉为当时所有谋士中的佼佼者。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郭嘉在38岁英年早逝。据历史记载,郭嘉在战争中表现出色,曾经制定出多种高明的战略策略,帮助曹操在许多关键时刻取得胜利。他的才智和谋略被曹操所重视,曾经被任命为军师、参谋等职位。

然而,郭嘉的英年早逝使得曹操的谋略智囊团遭受了重大打击。一年后,曹操在赤壁之战中战败,从此天下三分,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这也让许多读者不禁感慨,如果郭嘉不死,曹操可能早就平定了天下。然而,历史没有如果。郭嘉的离去无疑对曹操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在曹操的谋略智囊团中,还有许多其他优秀的谋士,如荀彧、程昱等人,他们也为曹操的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一、郭嘉简介及生平事迹

郭嘉(170年-207年)是东汉末年的一位著名谋士,字奉孝,曹操手下五大谋士之首,被誉为“才策谋略,世之奇士”。他最初是袁绍的谋士,但由于袁绍思虑多端,不够果断,郭嘉便转投曹操。之后,他深受曹操信任,并为曹操统一北方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惜的是,郭嘉过早地去世了,否则曹操的局势可能会更好。

1、有远见,会看人

郭嘉于公元170年出生在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从小就展现出聪明才智和远见卓识,预测到汉末天下将大乱。因此,他在20岁后就隐居起来,虽然不与世俗交往,但却秘密结交英杰,因此当时很多人都不知道他的存在。21岁时,郭嘉投靠袁绍,但他发现袁绍思虑多端、不够果断,想要称王称霸很难,更难拯救国家危难,因此便离开了袁绍。

2、投曹操,多谋划

离开袁绍后,郭嘉一直闲居六年。直到196年,曹操颇为器重的谋士戏志才去世,为了填补这个空缺,荀彧便将自己的好友郭嘉推荐给了曹操。经过一番交谈,曹操和郭嘉都非常满意,于是郭嘉便成为了曹操的军事参谋,担任军师祭酒的职务,为曹操的四方征战出谋划策,忠心耿耿。

3、立大功,封洧阳亭侯

公元200年,为了避免与袁绍作战时前后受敌,郭嘉向曹操建议先东征,攻破刘备,俘虏了刘备的妻子,擒获了关羽。接着曹操趁袁绍没有反应过来,展开了在官渡的决战。结果,曹操率领关羽、张辽等人以少胜多,战胜了袁绍。官渡之战被后世认为是以少胜多的四大著名战役之一。

公元202年,官渡之战失败后的袁绍病逝,曹操进攻袁绍的两个儿子,连战连捷。曹操本想乘胜追击,但郭嘉认为袁谭、袁尚有矛盾,日后必然反目,建议曹操假装攻击刘表,以待其变。果然,袁军很快发生了兵变,曹操乘机回军北上,将袁谭、袁尚各个击破。公元204年,郭嘉被封为洧阳亭侯。205年,在郭嘉的建议下,曹操招募并重用青、冀、幽、并四州名士,以收附民心,彻底巩固他的控制力和抵御力。

二、郭嘉为什么38岁就死了

郭嘉英年早逝,只活了38岁,于公元年207年因病去世。当时袁尚、袁熙逃入乌桓(今辽宁锦州一带),郭嘉认为袁绍对胡人有恩,如果袁尚还活着,他们一定会帮忙,隐患重重。因此,在郭嘉的建议下,曹操征伐了乌丸。然而,在途中,由于急行军,加上天气恶劣,水土不服,郭嘉患病去世。

三、郭嘉如果多活几年会怎么样

经过一年,郭嘉去世后,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败,此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形。很多人猜测,如果郭嘉不死,会发生什么?根据郭嘉的远见,曹操本不会打赤壁之战,而是像往常一样集大势灭敌。例如,让张辽守合肥(陈登配合),曹仁镇守荆州训练水师(留下荀攸),让夏侯渊守凉州,张颌徐晃守雍州,复产复工,强兵养民。估计不用几年,曹操就能率军把孙权往交州赶,到那时刘备的蜀汉基本不能单独抵抗曹家,败走也是注定的。因此,曹操可能在去世之前就统一了天下。

另外,郭嘉擅于看人,早就发现司马懿绝不如表面表现的那样忠心。在当时,郭嘉是司马懿都不敢见的人。如果郭嘉不死,司马懿可能没那么好的前途。如果司马懿不能建立晋朝,历史可能会有不同的发展。

视频介绍:郭嘉不死,卧龙不出!一个比预言家还准的旷世鬼才,却只活了38岁

相关文章: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