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诗涵发布时间:2023-06-22 19:06:19
张居正是明朝万历年间内阁首辅,为了挽救明王朝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最著名的是“一条鞭法”。然而,由于反对派的反击,改革未能成功,张居正也遭受了抄家和囚禁的厄运。他病逝后,尸骨还被拿出来泄愤,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悲惨故事。不过,张居正的改革思想和贡献对于中国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他是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改革家。
张居正(1525年-1582年),字叔大,号太岳,是明朝内阁首辅,也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改革家之一。他出生于江陵县(今湖北省荆州市),因此被人称为“张江陵”。张居正官运亨通,48岁便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内阁首辅。他执政十年期间,内联李太后和大太监冯保,辅佐年幼的万历皇帝,掌握了一切军政大权,实行多项改革措施。他的改革曾一度挽救明朝颓势,但可惜改革未能成功,他在病逝后,改革成果毁于一旦,尸骨未寒就被抄家。
1、少年聪颖,官运亨通
张居正是一位聪颖的神童,少年时期就被荆州府远近闻名。在嘉靖十五年(1536年),他只有12岁就参加了童试,并成为补府学生。四年后,他在1540年顺利通过乡试,成为一名少年举人。在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的进士考试中,23岁的张居正中了二甲第九名,授庶吉士。在之后的20年间,张居正韬光养晦,但受老师徐阶的影响,官运亨通。他在隆庆元年(1567年)成为东阁大学士,后来又迁任内阁次辅。隆庆六年(1572年),张居正成为内阁首辅,开始了他权倾朝野的十年。
2、改革
张居正最著名的贡献是他领导的“万历新政”,这个改革被历史称为“张居正改革”。改革原因是明中叶,士族、贵族大地主们兼并土地情况严重,而朝政税收主要就是土地税。然而,全国大半土地被大地主所隐占,拒不缴税。土地兼并、封建剥削,社会矛盾加剧,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张居正成为内阁首辅后,深感明朝颓势状况,为了挽救明王朝,他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获得勃勃生机。
“张居正改革”包含了内政、经济和军事上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在内政方面,他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制度。在经济方面,他推行了一条鞭法,有效改善了明政府的财政经济状况。在军事方面,他任用了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镇守北边,凌云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乱。
在张居正的辅政十年中,他以非凡的魄力和智慧,励精图治,整饬朝纲,巩固国防,抵抗倭寇,推行改革。这些措施使得明朝国库富裕,社会与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
张居正是因病逝世,享年五十八岁,被追赠为上柱国,谥号文忠(后被废除)。他留下了许多著作,如《张太岳集》《书经直解》《帝鉴图说》等。
关于张居正的死因,历史上有很多猜测,但最可能的原因仍是因为身体欠佳,而非色情问题。张居正生前虽身体状况不错,但他为了保持旺盛的体力常吃一些能壮阳的补药,这可能导致他的身体早被消耗殆尽。他突然逝世,使得改革的大好形势戛然而止,实在是令人遗憾。
张居正死后被清算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君臣之间的积怨,而二是他的改革得罪了许多人。张居正开始辅佐万历皇帝时,小皇帝年仅十岁,这使得张居正能够实行改革。但他执政十年期间,也彻底得罪了万历皇帝。君权过于弱小时,需要强大的相权来支撑,但过于强大的相权也会矮化皇室,遭到帝王的忌恨。
张居正的改革虽有益于明朝的发展,但也得罪了许多贵族和士族,这最终导致张居正死后被攻击。万历皇帝清算张居正一党,拿回了政权,但改革的大好形势也因此终结。后来,万历皇帝不上朝,导致明朝颓势未能得到改善,这为后来明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